沒文化沒基礎可以學電腦嗎?你覺得小學生、大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學電腦技術的話會有不同嗎?一度教育告訴你:沒有任何不同!你在中學所學的那些文化知識:數理化史地生政……等等,與計算機技術有所關聯嗎?一度教育告訴你:毫無關系!老師比較認同一位知名小青年韓寒說過的一句話:中學里面學的都是一些毫無用處、終究要被忘記的知識。一點都沒有錯,老師已經畢業工作N多年了,工作中從來都沒有用到過中學里面學到的知識,回想當年中學時光,天天把自己埋在數理化深深的題海里面,每天都為了解出一道其他同學解不出的復雜難題而歡呼雀躍,如今看來,只能當作是做了一個智力體操,當年解不出難題的同學或許在現在工作中比我更加優秀;我現在從事的工作,更不會因為當年破解過什么難題而高人一籌。
中國目前的教育就是這樣,三年初中就是為了考高中,三年高中就是為了考大學,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走來的,我們初中三年的學習和青春,就是為了中考成績;我們高中三年的學習和青春,就是為了高考成績。除了用青春換來的這兩個分數之外,我們還有沒有得到什么?這就叫做應試教育,它強制每個人都要經過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洗禮,小的時候真的沒得選擇,只能跟著大部隊走,但是大學的名額卻是有限的,這條路子是千萬人過獨木橋,順利走完這條應試道路的孩子將來如何暫且不說,沒有走過獨木橋的孩子們都成了陪天子讀書的陪葬品,成為了應試教育的炮灰。
老師想對那些迷茫的孩子說,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應試教育的,你在中學學習差并不代表你低人一等。如果你是初中在校生,你的成績考不上高中,或者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就算你如何努力也無濟于事的話,輟學吧!如果你是高中在校生,你的成績考不上大學,或者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就算你如何努力也無濟于事的話,輟學吧!不要趨炎附勢,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荒廢青春陪天子讀書,不要成為殉葬品,不要成為炮灰,不要迷茫,找到自己想做的,離開大部隊,另辟蹊徑,走自己的路。
那么這些輟學的或者落榜的孩子該何去何從呢?那就只有走職業教育的路線了。職業教育區別于中國傳統的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拼的是文憑,職業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拼的是技術。然而IT行業恰恰是對技術水平敏感,對學歷文憑不感冒的一個行業。
經常關注IT業界的朋友也許會發現,全球福布斯富豪榜,前十位里面有六位是從事IT行業的,但是他們的文憑都很低:微軟集團老總,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甲骨文公司老總,也是曾經的世界首富埃里森、還有我們所熟悉的蘋果老總喬布斯,都是大學輟學連學士學位都沒有的人;對計算機技術領域有所關注的朋友也許會注意到,那些非常牛逼的黑客居然都是一些未成年的少年。所以IT行業是不看重文憑的高低的,想學電腦技術又怕自己文化不夠的朋友,你們思考一下,還會對自己沒有信心嗎?
老師當年也是高中輟學,只有初中的文憑,去電腦學校學習了兩年,畢業之后有了一個成人教育的大專文憑,當時找工作的時候學歷拼不過人家名牌大學的本科生,但是去IT公司面試的時候,跟高學歷的畢業生同臺競技,有筆試,有面試,題目都是考你對電腦技能方面的掌握,從來不會考你微積分或者方程式,更不會讓你寫論文。IT公司對于你能力水平的認定取決你電腦技術水平的高低。曾經中學時候是我陪“高學歷”讀書,如今找工作是“高學歷”來陪我應聘。
熱愛電腦技術,將來想要從事IT行業的同學們,不應該擔心自己的文化基礎,不管你是小學大學,還是初中高中,在電腦技術面前都是同一個起跑線。不管是什么文化的同學來到電腦學校學習,都是重新洗牌、重新開始。完全拋開之前失敗的學業,展開全新的學業,你之前的學業都可以完全拋到腦后,將來你的能力取決與你電腦技術的高低。只要你好好鉆研技術,必定是可以成為一位成功的計算機人士。就像廚師炒菜香不香,跟他會不會算數完全沒有關系是一個道理。
告誡:在你學習電腦之前,你不需要考慮有沒有文化,不需要考慮有沒有基礎,這些都不重要,只有一點需要慎重,就是如何選擇一所好的電腦學校。
總結:沒文化沒基礎可以學電腦嗎?如果你對電腦技術充滿了熱愛,不管你文化水平高低,都可以學電腦,初中生已經具備了學習電腦的文化基礎。專業的電腦學校能夠對學生因材施教,讓初中生不僅有專業可以學習,而且要學會、學精,并成功就業;如果你對電腦技術充滿了熱愛,沒有電腦基礎也可以學好電腦。專業的電腦學校課程設置都是從零基礎開始的,學生從最基礎的電腦知識開始學起。比如,好的電腦學校的老師會從開機關機、鍵盤練習開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保證人手一機手把手輔導,而且保證充足的上機時間。這樣的教學方式相信不管是什么基礎、什么文化的同學都可以對自己充滿信心,對將來在IT業界馳騁充滿希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