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民營英語教育培訓機構教父級的人物俞敏,悄然將其微信名字悄然改成了“洪哥”。而他找到的跟上時代步伐的方法,就是做一個年輕人喜歡的網紅。
他曾坦言自己 “已經被時代部分意義上拋在了后面”,“寧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死在原來的基因里。”
這背后的語境是,他所建立的英語教育線下王朝,正遭遇資本裹挾的互聯網教育浪潮沖擊。
俞敏洪擔憂的是,2014年,互聯網教育市場的狂熱,平均每天誕生2.6家在線教育公司。而2018年,在線教育融資金融達745億,每天2筆融資事件。
而過去幾年,主打1對1在線教育的四小龍——VIPKID、iTutorGroup、DaDa、51Talk累計融資超過100億元。
2019年,移動互聯網紅利消失。曾經的寵兒融資斷裂,大批中小在線教育死去。
51talk雖搶跑上市,但市值暴跌至1.4億美元,6年虧損20億元。
DaDa(噠噠)英語賣身好未來,被爆甩單危機。
iTutorGroup在深陷商標案更名風波,低調兩年后,7月突然傳出傍身平安的消息。
市場黑馬VIPKID,整體估值從60億美元打回到45億美元,輾轉從老股東騰訊拿到1.5億美元融資……
新與舊,在十年中輪回,這是一個關于夢想與野心的故事。
1 | 五年激蕩:從高光到寒冬
俞敏洪倒騰新東方5年后的1999年,遠在日本29歲的東京大學助理教授楊正大,嗅到了互聯網浪潮。他果斷辭職,創立了在線教育集團iTutorGroup,推出真人在線互動教學模式。
也是那一年,17歲的米雯娟從高二輟學。兩年后,她進入舅舅創立的ABC英語機構幫忙,開始學做生意。
1999年,是互聯網歷史上一個特殊的年代。
那一年,馬化騰在深圳創立騰訊,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創立了谷歌。馬云含淚離開北京,創立了阿里巴巴。
在線教育這條賽道,和社交、搜索、電商等一樣寬廣,但可規模化難度則大得多。
剛開始創業的前10年,iTutorGroup主要在臺灣地區發展,直到2010年進入大陸市場,推出了VIPABC品牌。
2012年,iTutorGroup獲得啟明創投的A輪融資,估值達1億美元,中國在線教育的炙熱時代就此拉開序幕。
2013年,智能手機的出現,徹底點燃了中國的創業潮。
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滴滴打車、今日頭條、美團、共享單車等獨角獸的瘋狂的速度與估值提升,也刺激著在線教育創業者。
從最早的iTutorGroup、滬江網,到一起作業、VIPKID等,過億美金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2014年有段時間,俞敏洪每天都心驚膽戰。
那一年,被視為中國在線教育元年,平均每天誕生2.6家在線教育公司。
那一年,iTutorGroup獲得由阿里巴巴等近1億美元B輪融資,估值達5億美元。
iTutorGroup首先啟用籃球巨星姚明為旗下VIPABC品牌代言。借助姚明的知名度與口碑,VIPABC在國內市場發展勢如破竹。
第二年,iTutorGroup獲得2億美元C輪融資,估值突破10億美金,成為全球在線教育首家“獨角獸”企業。
與此同時,另一家行業黑馬迅速趕超。
2014年初,米文娟離開ABC英語,創立了一家在線英語教育機構,并取了一個與VIPABC極其相似的名稱——VIPKID。以至于,當年很多用戶以為VIPKID就是VIPABC旗下的子品牌。
與VIPABC主打的1對多在線小班課、全球外教、以及專注在成人英語不同的是,VIPKID聘用北美老師,主推在線1對1教學,教中國4~12歲的孩子學英語。
2016年,VIPKID獲得1億美金融資,聘請當紅影視女星劉濤為代言人,開始火箭般躥升。
2017年8月,VIPKID高調宣布前7個月營收破20億元,全年營收預計突破50億元。
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成立僅僅4年,VIPKID首次超越iTutorGroup,登頂行業榜首。
而創立于2011年的51Talk,主打低價菲律賓外教,在短短幾年內完成了四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真格基金、紅杉等,于2016年6月登陸美國紐交所,成為中國在線教育赴美上市第一股。
51Talk從2013年到2017年,營收從2170萬元上漲至8.5億元,虧損也從1780萬元大幅上升至5.808億元。
成立于2013年,起步于上海的在線青少兒英語平臺DaDa,憑借孫儷代言和大膽的營銷手段,一躍成為另一匹黑馬。
VIPKID、iTutorGroup、DaDa、51Talk成為市場上的四家明星企業。在線1對1英語,成為中國最大的創業風口。
面對競爭,當初的行業老大iTutorGroup在完成C輪2億美元的融資后,卻一改過去高調的風格,此后三年都未再進行融資。
反觀整個市場,2016、2017年在線教育融資量極大。特別是VIPKID,幾乎每個季度都在公布業績,資本不斷追加投資,將它推上更高峰。
誰敢燒錢誰就能贏,誰就能把規模做到最大。
而這一切,在2019年戛然而止。
2 | 流量寒冬:存量搏殺
進入2019年,移動互聯網浪潮退散,互聯網教育進入了你死我活的存量搏殺時代。
今年暑假兩個月,在線教育公司在騰訊和頭條系投放廣告額高達30-40億元。
眾多玩家不計成本燒錢搶客,導致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甚至現金流隨時可能斷裂,這是互聯網教育公開的秘密。
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甚至現金流隨時可能斷裂,這是互聯網教育公開的秘密。
2019年Q1,線上+線下模式的好未來、新東方,獲客成本分別在249元、202元。純線上的尚德機構、51Talk,獲客成本分別高達4970元、821元。
除營銷費用外,企業還需承擔教師薪酬、管理成本,這讓在線教育公司掙扎在盈利困境中。目前市場上主打的1對1是否能成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從上市公司51Talk的財務數據,能透視行業的冰山一角。
51Talk ,中國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在線教育公司,市值不到10億元民幣。成立6年,累計虧損16億,營銷支出已達21億元。
51Talk 2018年的流水收入有17億元,凈現金流是正的,累計9310萬元,依靠預收款公司還能夠持續運營。
據51Talk披露的數據,2013-2018年,獲客成本由1232元上漲到4312元,雖然51Talk的客單價也逐漸上升到了1萬元,但平均每個活躍用戶的年確認收入只有3695元,無法覆蓋獲客成本。
根據媒體粗略估算,VIPKID每新做一單,就得虧掉10-20%的收入,這還不包括大量贈課所積累的遞延成本。
今年4月英國《金融時報》曾援引投資人指出,VIPKID向客戶贈送的免費課程數量成為了其沉重的成本負擔。VIPKID使用客戶的預付款進行補貼,用燒錢來進行高成本的客戶獲取,但這樣的做法無法帶來回報——為了不斷擴大用戶規模,就得不斷回填這個洞。
所有的1對1在線英語教育機構,都面臨著困局——虧損式投入營銷,用戶高速增長,依靠預收的學費維持現金流,虧損持續擴大,盈利遙遙無期。
許多教育公司靠補貼大量獲客,反而形成了規模不經濟,導致教育和運營資源攤薄——服務質量下降——滿意度下降——客戶用腳投票的連鎖反應。
教育,本質是一個慢生意。
互聯網流量轉化為教育流量,轉為率低,轉化成本高。
2015年末,百度憑借流量高地喝一口“教育+互聯網”的湯。百度教育事業部,期望巨大流量很快導入到以百度傳課為代表的教育平臺上,但流量的轉化卻遠沒有達到預期。
2018 年 1 月,百度傳課宣布停止維護客戶端,轉型知識付費。同時,百度以“AI+教育”為準則,轉型TO B 探索。
另外一個流量巨頭——字節跳動也先后推出GoGoKid、aiKID兩款產品主打K12英語教育,期望以集團建立的流量帝國來快速搶占互聯網教育的高地。
但是,2019年GoGoKid大規模裁員,而旗下另外一款產品aiKID也早已在幾個月前就停止運營。
流量可以創造奇跡,頭條、抖音就是流量時代誕生的“超級物種”,但這種奇跡卻似乎并不能完全復制到互聯網教育領域。
百度和今日頭條在互聯網教育碰壁,一再表明流量導入并不能帶來在線教育平臺的成長。
3 | 巨頭操控:獨角獸誰能領跑?
未來的互聯網教育獨角獸的命運,似乎掌控在巨頭的手掌中。
互聯網教育中小企業正在大批枯萎、倒閉,頭部企業在尋找靠山——資本巨頭與科技巨頭。
VIPKID傍身騰訊,iTutorGroup被平安收購,DaDa被好未來收購。
2019年10月8日,VIPKID正式發布公告稱,獲得騰訊融資,但并未透露金額和具體細節。
一周前,媒體報道稱,VIPKID融資落下帷幕,其估值為45億美元,老股東騰訊投資1.5億美元。
而半個月前,路透還報道稱,騰訊擱置了對VIPKID的這筆融資。針對此事,VIPKID彼時回應媒體稱,為不實消息。
騰訊從2018年轉型擁抱產業互聯網,其打法為轉向以to B為核心的數字化能力輸出。
在C端業務方面,騰訊進行了以“連接”為主題的投資。從2014年開始,騰訊在教育領域的投資有24起,騰訊投資的教育項目——新東方在線、百詞斬、VIPKID、猿輔導、VIP陪練等獨角獸公司。
騰訊擁有QQ、微信兩大社交流量之王,月活超過11億用戶。但是,根據騰訊投資的原則,它奉行賽馬制,所有投資的項目要合理公開公正利用流量。
俞敏洪曾分析,巨頭發展不需要考慮邊界,所以互聯網公司必須搶占邊界,通過投資占領各個領域和賽道。若被對手搶占,就會失去競爭機會。
新東方在線在接受騰訊投資后,雙方一直在探索,比如基于流量嘗試合作。
另一家明星企業DaDa,此前,業內曾有多次好未來收購 DaDa的傳聞。
2019年8月,《晚點LatePost》報道,好未來已于7月份完成對DaDa英語的收購,交易價格未知,但之后DaDa對此進行回應稱假消息。
幾乎同時,媒體報道,DaDa傳出內部管理層變動,DaDa創始人兼副總裁沈曉鳳離職,部分上海銷售團隊被裁員。
好未來,中國教育行業龍頭公司,公司在美國上市,市值215億美元。好未來在57個城市共設立725個教學中心,總學生達到172萬。
2019年,好未來打響“K-12網校”進攻戰,主打在線大班課和雙師課的學而思網校投入燒錢營銷大戰。
而曾經的龍頭iTutorGroup,在保守3年中,逐漸失去了老大地位。
7月11日,平安旗下子公司戰略入股iTutorGroup。平安為中國綜合金融巨頭,目前市值1.6萬億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平安早就想進入教育領域,在過去兩年里看遍了市面上所有的在線教育公司,最后選中iTutorGroup,看重的是其團隊綜合壁壘的建設能力。
平安收購汽車之家后,其市值從34億美元增長到109億美元,或許正是平安想要在互聯網教育復制。
據知情人士透露,平安140萬保險代理人也加入了在線教育產品的銷售,他們擁有1.8億龐大的客戶基礎。
iTutorGroup能否再次煥發生機,值得進一步觀察。
4 | 結語:100億營收,萬億教育產業
馬化騰曾說:“所有互聯網+領域,我覺得最難啃的就是+醫療和教育。”
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將突破3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4330億元。
在線英語教育僅僅是其中一部分,而“K12教育”,其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行業人士預計,這個行業將誕生10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VIPKID、iTutorGroup、學而思網校、猿輔導等一大批獨角都瞄準了第一個臺階——100億營收,以及未來更大的市場。
2019年, 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紅利,開始再次顛覆、變革傳統產業。
中國教育產業變革,已經啟動,科技將成為最大的助推器。
教育變革,科技浪潮,資本浪潮,三大浪潮激蕩,澎湃而生。這是一個激蕩的教育時代。(來源: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