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如何培養高素質的網絡安全隊伍,引發行業乃至國家的高度關注。作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11月23日,在廣東省公安廳、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教育廳指導下,由廣東省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協會主辦的第三屆"紅帽杯"網絡安全攻防大賽總決賽在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圓滿落幕。
廣東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孫太平,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巡視員黃小蘇,廣東省公安廳原常務副廳長張圣欽、原副巡視員欒廣生,網絡警察總隊政委石磊、總工程師郭宏偉,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副書記唐銳,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陳峻華,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唐連章,廣東省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協會會長陸以勤,亞太先進網絡組織APAN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大賽技術委員會主任王繼龍,北京大學教授、大賽仲裁委員會主任朱躍生,北京大學教授李揮,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李京,中山大學教授溫武少,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于俊清,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伊鵬,廣西師范大學教授李肖堅,南方醫科大學教授郭文明,廣東工業大學教授凌捷,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李紹中等領導、專家和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廣東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孫太平
"紅帽杯"網絡安全攻防大賽是廣東"紅帽先鋒"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承擔著發掘、鍛煉、培養網絡安全人才的重任。正如廣東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孫太平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紅帽杯"以賽事出發,為高校、政企和社會網安人才提供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和展示技能的機會,打通了學校培養和社會需求的通道,持續輸出實用型人才,為廣東省網絡安全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巡視員黃小蘇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巡視員黃小蘇在致辭中指出,我國網絡安全人才缺口巨大,政企、高校應該加強人才教育,創新培養機制,通過開展"紅帽杯"此類大賽,積極打造技術高超、有正義感、愛國敬業的網絡安全人才隊伍,解決人才短板問題,推動網絡強國建設的腳步。
廣東省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協會會長陸以勤
廣東省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協會會長陸以勤在致辭中表示,大賽自報名之日起,便受到了媒體、各大院校、用人單位的廣泛關注,共吸引來自全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全國各地高等院校和網絡安全企業的1619支戰隊、4800多人報名參加。較首屆"紅帽杯"相比,賽事規模擴大7倍之多,創歷史新高。
同時,"紅帽杯"在全國范圍內的影響力逐年加深。在1619支戰隊中,外省報名參賽的戰隊803支,約占總報名戰隊的50%。來自五湖四海的選手,有已經奮斗在網絡攻防對抗前線的技術人員,也有為祖國明天網絡安全事業努力奮進的高校學子。各行各業的網絡安全人才匯聚一堂,打造了這場精彩的網安盛宴。
據介紹,本次決賽在往年"紅帽杯"的基礎上進行了賽制的全新升級,大賽聚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典型漏洞及風險,通過在平行仿真的網絡靶場中,將現實網絡空間的威脅斗爭映射成賽場上激烈的攻防博弈,全面考核參賽隊伍的漏洞發現、漏洞挖掘、漏洞修復、應急響應以及即時策略的綜合能力,在高仿真、全場景的網絡靶場中,全方位驗證和提升選手實戰能力。
本次進入決賽的隊伍有100支,包括57支高校隊伍、23支政府國企事業單位隊伍和20支社會網安人才隊伍。最終高校組由中山大學的戰隊獲得第一名,而政府國企事業單位組則由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拔得頭籌。
據了解,2016年,廣東省公安廳聯合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省內高校,創立"紅帽先鋒"人才培養計劃,開啟了"產、學、研、用"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一方面為學生提供網絡安全實戰訓練,解決社會網絡安全事件的同時,彌補了學生技能應用能力薄弱的部分;另一方面也向社會輸送高校人才,緩解我省網絡安全人才供需矛盾,促進就業。截至2019年10月,全省"紅帽先鋒"已協助平臺挖出漏洞2500多個,處置安全事件600多起,積極捍衛著廣東省的網絡安全防線。"紅帽杯"網絡安全攻防大賽,作為實戰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與選拔的堅實高地,已成為"紅帽先鋒"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支撐。(來源: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