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ioco0"></strike>
  • <ul id="ioco0"></ul>
    <bdo id="ioco0"></bdo>
  • <ul id="ioco0"><sup id="ioco0"></sup></ul>
  • <del id="ioco0"><dfn id="ioco0"></dfn></del>
    • <ul id="ioco0"></ul>
    • 0731-88223456
      400-60-34568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資訊

      疫情期間一些青少年沉迷手游 實名認證仍存漏洞

      2020-05-13 09:45:33
      分享:

      農村地區有WiFi信號的地方是許多孩子的聚集地,他們抱著手機可以在信號范圍內“廝殺”一下午。在老家上初中的表弟告訴他,除了手機游戲,“其他活動都沒意思”。“手機游戲化已成為兒童成長中的地雷。”

      壯壯是被鄰居家12歲的誠誠帶著“入坑”的。看到誠誠在游戲里“大殺四方”,他覺得“很刺激,很有意思”,甚至上網課、寫作業的間歇也會玩上一把,或者用iPad看一會游戲主播的視頻。而他們玩游戲所需的手機、社交賬號,都來自自己的家長。

      疫情期間,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問題進一步放大,過度消費等問題更加突出,有關消費糾紛與投訴也急劇增多。在社交平臺、網絡論壇上,經常能看到家長發帖吐槽自家孩子沉迷游戲。氣憤、無奈之余,家長也在追問: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難以自拔,該怎么辦?許多游戲、網絡平臺已經采用“青少年模式”,為何還是不管用?

      疫情放大鏡:青少年沉迷手機游戲,農村尤甚

      上午最后一節網課一結束,壯壯的娛樂時間就到了。退出網課軟件,他就打開了iPad上的“吃雞”游戲。上網課、寫作業、打游戲……不同的軟件在屏幕上交替運行。

      有時,壯壯還會約著小伙伴誠誠一起聯網打游戲。壯壯原本對操作復雜的手機游戲一竅不通,但疫情期間被關在小區出不去,他和這個比他大兩歲的鄰居成了好朋友,也被他帶著玩起了“吃雞”游戲。

      一周之內,段位從青銅升到黃金,壯壯很有成就感,越來越喜歡這款游戲,每天都在上面花費一兩個小時。不過打游戲用的手機,是媽媽淘汰下來的舊手機;看游戲視頻的iPad,是家里為他上網課而專門準備的……

      疫情期間,類似的場景在許多家庭都會上演。有的孩子甚至借著上網課的名義,拿著父母的手機打游戲。一旦被發現,一場家庭批斗大會就將上演,甚至演化為“男女混合雙打”。

      相比壯壯這些城里孩子,農村地區許多青少年對網絡游戲的沉迷程度可能更深。

      中山大學博士生鐘瑞春節返鄉時注意到,農村地區有WiFi信號的地方是許多孩子的聚集地,他們抱著手機可以在信號范圍內“廝殺”一下午。幾個孩子抱著手機聚在一起時,“你打下路”“小心野區有人”等高頻詞就蹦了出來,游戲中達成最高等級的王者,往往可以贏得同伴羨慕的眼神。

      在老家上初中的表弟告訴鐘瑞,除了手機游戲,“其他活動都沒意思”。面對家長的指責,不少農村孩子卻教育父母:“游戲主播一年可以掙好幾千萬,一邊打游戲一邊掙錢”。

      手機游戲化已成為兒童成長中的地雷。”鐘瑞說。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師劉成良曾調研廣西、云南兩省6個縣市的多所學校,發現農村孩子已普遍人手一部手機,游戲是他們的最愛,“玩到停不下來”。有的學生會偷偷地把手機帶到學校去玩,有的雖然沒有手機,但是學校周邊的商店竟然會賒賬給這些學生買手機。當地農民告訴他:“在農村,被手機廢掉的孩子有一大批。”

      劉成良表示,農村地區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現象十分嚴重,疫情期間這類現象更加明顯。“今年寒假時間特別長,孩子能玩的時間也會長很多,在家上網課也有更便利的條件(玩游戲)。”他頗為無奈地說。

      防不勝防!網游實名認證在執行中存漏洞

      事實上,對于青少年游戲沉迷問題,有關部門早有要求。2019年11月開始施行的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實行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制度,所有網絡游戲用戶均須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進行游戲賬號注冊。但現實中往往防不勝防。

      為暢快地玩游戲,壯壯頗費了一番周折。由于這款游戲接入了騰訊成長守護平臺,對未成年人的使用時長有明確限制,還要求實名認證,他想了個辦法繞開技術限制:在媽媽不用的舊手機上,下載安裝游戲軟件和微信App,設法拿到短信驗證碼后,登錄媽媽的微信賬號,再通過微信賬號來注冊、登錄游戲賬號。如此一來,游戲時長就幾乎沒了限制,游戲也無法判定壯壯的未成年人身份。

      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關注到“繞開實名認證”的問題。該委員會在4月底發出一份關于未成年人網絡游戲充值消費的警示,其中提及:根據消費者反映及對有關網絡游戲企業的調查,部分網絡游戲企業在實名認證設置中存在明顯漏洞,用戶可以通過默認手機號碼、第三方平臺授權、關聯已注冊過的其他游戲等方式進行登錄,從而容易讓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信息注冊登錄賬號,使游戲時長、充值額度等防沉迷限制功能失去作用。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游戲公司,騰訊于2017年上線了協助家長監控孩子游戲習慣的“成長守護平臺”。目前,該平臺已接入用戶數達3000萬,且要求所有玩家實名注冊,并與公安部門合作進行實名制驗證。

      該平臺負責人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對于疑似冒用成年人賬號玩游戲的未成年人玩家,平臺會在實名制驗證的基礎上進行人臉識別驗證,若玩家拒絕驗證,或人臉識別認證信息與實名制信息不匹配,則會將游戲時間限制為一小時。目前《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熱門游戲都已接入這項功能。

      該負責人還說,騰訊成長守護平臺的“自我管理”模式下,家長可以綁定自己的QQ、微信賬號,從而防止被冒用。此外,騰訊成長守護平臺的人臉識別驗證中,有62%的用戶被判定為未成年人。

      部分游戲未落實規定,青少年游戲付費問題需警惕

      疫情期間,各大游戲廠商的流量和現金收入持續增長。Steam游戲平臺同時在線人數突破2300萬,創下歷史新高。伽馬數據顯示,2020年1月手游市場流水同比增幅達49.5%,其中春節期間規模達47.7億元,與2019年春節相比增長35.9%。

      青少年也為巨大的游戲和現金流量貢獻了不少。正在上初中的表弟告訴鐘瑞,他平時偷偷把壓歲錢和通過微信紅包獲得的零錢攢下來,在游戲中購買皮膚或裝備。另一個表弟已經偷偷存了約2000元,準備給自己換個新的游戲手機。

      對于青少年的游戲消費行為,《通知》要求網絡游戲企業須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與其民事行為能力不符的付費服務,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游戲付費服務;8-16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16-18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在游客體驗模式下,用戶無須實名注冊,但也不能充值和付費消費。

      但在現實中,仍有部分網絡游戲企業未嚴格落實《通知》規定,存在未成年人賬號充值限額高于規定,甚至不受限制的問題。

      據媒體報道,河南商丘李女士11歲的兒子在2月5日至10日短短6天內,用手機往兩款游戲充值了近2萬元。疫情期間,貴陽任女士的孩子也用手機給兩款手游充值了4萬多元。

      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未成年人游戲充值、直播打賞調查報告顯示,《開心消消樂》《奧特曼傳奇英雄》《天龍3D》(蘋果手機)等3款游戲的游客模式中,玩家可直接進入游戲,并可直接充值消費,并無金額限制。《創造與魔法》《第五人格》等幾款游戲則存在填寫未成年人實名信息,玩游戲時間不限定,單次充值可超過50元,甚至高達到648元,且可多次充值等現象。

      此外,一些網游在消費支付時缺乏身份再驗證環節,潛藏風險。廣東省消委會提醒,一些網絡游戲在支付環節基本無須驗證身份信息,僅憑借支付密碼、指紋、短信驗證碼等就可以支付,或直接跳轉第三方支付工具進行支付。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使用手機方便,將孩子指紋錄入手機,或將密碼告知孩子等,十分危險。另外,部分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小額免密支付”也為未成年人充值提供便利。

      今年一季度,江蘇省消保委系統受理未成年人網游類投訴425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0%。其中,未成年充值群體中年齡最小的3歲,充值金額最高達7萬元。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充值容易退費難,家長面對高額充值的追回力不從心。

      針對青少年的游戲付費行為,騰訊方面在2018年6月發起“少年燈塔主動服務工程”,設立未成年人游戲專線客服專線,對疑似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進行主動提醒,并建立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申訴和受理機制,同時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費教育輔導服務。

      騰訊成長守護平臺負責人表示,目前“少年燈塔主動服務工程”進展較為順利,且正在小規模測試對疑似未成年人玩家的游戲消費和支付行為進行再次人臉識別驗證,月充值額度設為400元。

      該負責人也提到,因為IOS平臺的封閉屬性,用戶在IOS系統中完成消費內購、游戲消費之后,蘋果公司與游戲開發商一般會按照3∶7的比例分成。如果家長對青少年的游戲付費有異議或申請退款,需要游戲開發商與蘋果公司溝通處理,這將導致處理流程更加漫長。

      亟須更完善、更有力的保護措施

      除非理性的游戲消費外,青少年在游戲中可能面臨的詐騙風險同樣值得關注。

      遼寧錦州網警日前發布消息稱,疫情期間各地已發生多起以充值游戲幣名義實施詐騙的案件。有的詐騙分子在QQ群賣游戲幣,在用戶付費后強制要求加購,用戶要求退錢卻始終無人理會;還有人在玩游戲時認識自稱賣游戲幣的好友,通過微信轉賬1600多元后沒有收到游戲幣,也聯系不上對方,才發現被騙。

      中小學生缺乏基本的自制力和辨識力,不僅容易沉迷游戲,也容易被詐騙。”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媒介與教育工委會常務副主任張海波表示,疫情期間已經發生多起涉及青少年的網絡游戲詐騙案件,出臺更完善、更有力的保護措施迫在眉睫。

      我國未成年網民有1.69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高達93.7%,即便在農村地區,未成年人的上網比例也高達89.7%。雖然“手機游戲毀了下一代”等說法頗為流行,但大多數人也認同,未成年人與互聯網不可能完全割裂。

      張海波認為,盡管許多游戲企業都在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青少年保護、游戲防沉迷的模式和機制,但整個游戲行業缺乏較為統一的防沉迷規則或標準,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游戲企業和平臺的游戲防沉迷工作表現較差,甚至根本沒有相應的機制。

      但這也不只是游戲企業的責任。張海波這幾年一直在從事青少年網絡素養培育工作,他注意到仍有許多家長并不熟悉如何使用游戲防沉迷系統。“不只是設置好這些機制,還要加強宣傳、推廣和使用。” (來源:中青網)

      錯過的是機會 失去的是青春
      一次培訓,一生隨薪所欲

      您是:
      現狀:
      意向課程:
      請填寫您的手機號,用于接受學費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草视频在线这里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猫咪 | 99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热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网| 6080亚洲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 |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精品99久久|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日本欧美韩国日本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 91原创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