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這個時候,
考生們已經結束了高考之旅,
而今年由于高考推遲一個月,
考生們仍在緊張的備戰狀態中。
如今,距2020年高考不到10天,
臨門一腳保持好狀態至關重要。
小編發現考試逼近,
考生容易出現情緒上的波動,
先來看看這些癥狀
咱家孩子中招了沒——
癥狀一:
有孩子想要在這最后的時間里沖刺一把,拿下之前遺漏的所有知識盲點,挑燈夜戰,晚上睡眠沒法得到保證,白天也打不起精神。
癥狀二:
有些平時成績不錯的孩子隨著復習進度條慢慢接近終點,眼看著身邊那些平時成績不如自己的小伙伴兒們考得越來越好,心里會有些不是滋味,心煩意亂導致復習節奏也亂了陣腳。
癥狀三:
有的孩子平時成績不是很理想,內心已經給自己的高考判了“死刑”,因為覺得自己考不上而完全放棄了復習。
癥狀四:
孩子自我要求高又性格內向,不愿跟老師家長袒露心聲,獨自承受極大的精神壓力,以至于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笑容也比往常變少了。
癥狀五:
孩子平時成績比較穩定,但模擬考試意外成績下滑,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大哭一場,情緒提振不起來。
癥狀六:
孩子說因為高考延期,沖不動了,狀態松松垮垮,沒有臨近考試的緊張感。學習效率也跟著降低,注意力難以集中,做題失誤變多了。
家有考生,
孩子的狀態時刻牽動家長的心。
然而有些父母因過分緊張,
孩子有點風吹草動,
當爸媽的就不淡定了,
大動干戈,寢食難安。
其實,
父母們可能忽略了一點,
你的情緒也在深深影響著孩子,
幫孩子紓解壓力、調節心理,
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備考保駕護航!
今天,小編為考生家長支招,
試一試下面這8個做法,
和孩子一起給焦慮的心靈按按摩——
一
告訴孩子:
爸爸媽媽是你最堅定的支持者
孩子在遇到壓力和挑戰的時候,如果能夠主動與您溝通,這說明作為家長,已經和孩子在情感上建立起了支持性的關系。這是非常重要的,對孩子來講也是非常有作用的。有了家人的支持,孩子心中就有被愛、被支持的感覺,就容易放松下來,心理就有了彈性,抗壓能力就強,在挫折的磨礪下甚至還能收獲優秀的品質。
因此,保持這種支持性的關系,就是給了孩子一份安全保障,同時也維持了有效溝通的渠道。青春期的孩子們總會面對很多變化和挑戰,家長可以通過這個渠道幫助和引導孩子,支持和保護孩子。
二
情感陪伴:
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向您傾訴,您耐心地聽,體會孩子的情緒和感受,這樣,您就走進了孩子的心里,就能懂她,她也能感受到在情感上得到了很大的支持,不再那么孤單害怕,就有勇氣和力量去面對困難和挑戰。在懂了孩子后,您的回應會很溫暖很貼心,不會只是理性的評判和建議,而是在情感層面真正發揮陪伴安慰的作用。
如果不太能懂孩子的感受,可以用角色交換的方式來幫助自己體會,即和孩子換一個位置,注意物理空間上也盡量置換,這樣讓整個人進入孩子的角色,會更容易體會和理解孩子的感受。
三
鼓勵宣泄:
孩子想哭就讓他盡情哭吧
孩子覺得委屈了,或是難過了,請陪著她讓眼淚盡情地流出來;孩子覺得生氣了,那就先支持孩子把憤怒的情緒表達出來(注意不是鼓勵孩子去攻擊他人,而是把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可以是和您訴說,可以是對著空椅去表達。總之,要讓孩子真實的情緒和感受被接納并表達出來,畢竟很多研究都證明情緒宣泄有助于放松身心,有益于恢復心理健康。中醫也認為“百病皆生于郁”,表達宣泄有助于氣血通暢,和諧身心。
此外,內向的孩子比較容易壓抑情緒,更需要鼓勵宣泄表達情緒。因此,孩子經常打電話給您哭訴,這個行為本身就是情緒的宣泄和表達,實質上有助于緩解學習壓力造成的焦慮情緒。孩子因為可以在電話中哭訴,也能體會到放松的感覺,更能調整好狀態應對學習的壓力和挑戰。當然,也可以引導孩子進行有情緒宣泄作用的活動,比如運動、舞蹈、唱歌等都有表達情緒的作用。
四
家長放平心態:
讓孩子感受到愛而非壓力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告訴自己,這是孩子的成長之痛,也是其人生經歷的一部分,把它當成孩子成長中的一個必然過程去看待,心態就會平和很多。此外,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練習覺察情緒。當孩子緊張哭訴時,覺察自己的情緒怎樣,有哪些想法。當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時,告訴自己“我現在感覺到了焦慮、緊張”,然后嘗試調節情緒,就不容易陷入自動化的反應中。
作為家長,最重要的是把焦慮和愛分開。俗話說,“關心則亂”,面對孩子,家長容易把焦慮和愛混在一起送出去,因此孩子往往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壓力。家長對孩子的目前的整體現狀應該有個客觀的認識,不要整天強調孩子必須考多少分,必須考什么學校。家長要接受“孩子學習的狀態和習慣不是一時就能扭轉過來的”這個現實,以對自己的心理進行恰當的調適。
下面這個小技巧,可以幫助你區分:想象著你的右手放著愛,左手放著焦慮。當面對孩子時,把焦慮放到身后,把愛遞出來。家長要常問自己,孩子現在最需要的幫助是什么,而不是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
五
體驗情緒:
教孩子釋放壓力的肢體動作
處理焦慮最好的辦法是去面對它,體驗它,而不是試圖對抗或逃避。可以引導孩子在焦慮時多做深呼吸,把緊張和壓力呼出來。這里中教君再給大家推薦一個自我安撫的方法——蝴蝶擁抱法,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1)雙手交叉放在胸前,中指尖放在對側鎖骨下方,指向鎖骨的方向。你可以閉上眼睛,或者半合上眼。
(2)將你的手想象成蝴蝶的翅膀,像蝴蝶扇動翅膀一樣, 緩慢地、有節奏地交替擺動你的手,比如先左手,后右手。
(3)緩慢地深呼吸,留意你的思緒和身體感受。這一刻,你在想什么?你腦海中有什么樣的景象?你聽到了什么聲音?聞到了什么樣的氣味?
(4)觀察你的想法、感受,不去評判它們。把這些想法、感受看作天上飄過的云彩。一朵云彩來了又去,我們只需靜靜地目送,不去評價它的好壞。重復做6-8次“蝴蝶扇翅”。當你覺得身心平靜下來后,放下手。
六
保持希望:
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
高考試題大約有90%考察的是多年的知識積累,當下的學習效果已經基本定格,出現“超常發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時要幫助學生正確評估自己的學習水平,比較自己平常的學習成績與目標學校的檔次,不要妄自尊大,不切實際地沖好學校;也不要妄自菲薄,覺得自己什么學校都考不上。
這段時間,第一,抓每門課的大脈絡,不鉆細節,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節奏;第二,復習自己擅長的學科和基礎知識,保持掌控感和成就感。高考大約80-90%是考基礎知識和中等難度的題目,平時練了會了,知識上就基本沒有問題。
當前的備考階段,不是看大家是否能復習更多的知識,而是能不能堅持更久。因此,保持對未來生活的希望,保持對學習的掌控感和成就感,在中等壓力的狀態下,進行張弛有度的生活和學習,才有助于取得良好的考試效果。
七
社交互助:
鼓勵孩子多和同學溝通
告訴孩子:“記住,不是你一個人在和‘焦慮’戰斗。高考前每個人都會焦慮,這是每個人在面臨重大事件時的正常反應。當你感覺到焦慮難耐時,請像往常一樣,多與同學或其他考生溝通。”
在和別人溝通的過程中,可能會了解到大家都有“焦慮”的感覺,就不會再為自己的“焦慮”感到羞愧和緊張;同時還會從別人身上學會一些應對焦慮的方法,從而實現社交性“互助”。
八
科學治療:
必要時果斷向專業人員求助
如果孩子的焦慮狀況過于嚴重,通過自己的努力難以調整過來,甚至伴有明顯的身體不適如頭昏,頭緊,頭皮發麻,腸胃功能失調,睡眠欠佳,食欲下降等,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質量,家長要第一時間向專業人員求助,不要擅自給孩子服用補品或補藥,切忌拖延。
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未來,
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的,
越是在特殊時期,
孩子越需要我們作為家長
給予理解、尊重、陪伴和希望。
每臨大事有靜氣,
不信今時無古賢。
愿接下來的時間,
您和孩子都能調整好心態,
沉著冷靜,勇敢面對。
2020高考,志在必得!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