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魔幻元年”嗎?答案是肯定的。
前有疫情封校,后有高考延期。寒假連著暑假放,實現了不少童鞋的多年夙愿。然而,這屆高考生卻喜提了一份“不停學”大禮包,他們身在家中,心在“云”上,非凡的日子過得如何?
高考前夕,新浪教育發起“非凡高考季 我有我態度”問卷調查,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萬余份,其中本屆高考考生占19.12%,家長占80.88%。
調查顯示,面對疫情僅有7.31%的考生學習狀態很正常,完全沒有受到干擾;居家學習,有76.83%的考生通過網課備考,且有超過2/3的考生認為有效;關于未來,也許你很難讀懂后浪的腦回路,約45%的考生認為:“選城市”比“選專業”還重要!
獨一代”撞上“獨二代”!這屆家長的陪考姿勢也妙不可言。比起考試成績,他們更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性格怎樣?品行如何?是否戀愛?縱使老爸老媽們懷著一顆“八卦的心”,但38%家長投入最多的還是保障后勤工作。
接下來的內容過于真實,請大家小心前往哦~
【非凡之年】
時隔17年,高考重返七月!
70%的學生和65%的家長認為會受改期影響
經歷了半年的抗“疫”斗爭,不少考生及其家長的心態有點“繃不住”了。調查顯示,約70%的學生和65%的家長認為會受改期影響,30%的學生和35%的家長認為不受影響。
最直觀的體現是,家長們或多或少在擔心孩子的成績變差。約47%的家長表示“害怕孩子的學習狀態變差”,29%的家長發現“孩子的成績已經下降了”,不擔心的家長約占19%。對此,有專家表示,“考生們在居家生活、學習的狀態下又面臨高考延期的安排,身心難免會產生一定的壓力,帶來一些緊張、焦慮的情緒,需要考生做好多方調試。”
除了每天忙著“見證歷史”,這屆考生有幸成為了歷史的親歷者。今年3月31日,教育部決定將2020年高考延期到7月舉行(湖北、北京除外);4月12日、21日,北京市、湖北省先后發布通知,決定將高考時間延期到7月。這是自2003年以來,時隔17年高考重返7月!
有專家認為,“本次高考延期是基于健康第一、公平第一的考慮作出的應急響應和政策調整,是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證高中學業質量、高考安全與質量的重要舉措。”也許,考生、家長們的心理由此產生了些許波動,但相信經過適當的調節,考生們必將收獲更難忘的高考體驗。
2020年是高考改革再深化、再攻堅的關鍵之年。教育部將指導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第二批試點省份做好新高考實施工作。截至今年,共有6省/直轄市實施新高考,它們分別是浙江省、上海市、山東省、天津市、北京市、海南省。
今年還是強基計劃實施第一年。根據參與調查的考生數據顯示,有35.23%的考生計劃報名或者已經報名,其中約54%的考生尤其鐘愛“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13%的考生選擇“數學類專業”,11%的考生選擇“物理學類專業”。對比“移動互聯網一代”的選擇,家長們的專業傾向則要分散的多,這也不難看出互聯網對于這代考生的影響,已經融進了他們的血液里。
【非凡考生】
生于非典 考于新冠
不甘命運擺布的他們,76.83%通過網課照常備考
根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的數據,今年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全國將設考點7000余個、考場40萬個,安排監考及考務人員94.5萬人。可以說,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范圍內規模最大的一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每一個堅持著的非凡考生,先給自己鼓個掌吧!
縱使廣大網友在各種刺激下紛紛要“退網”,但本屆考生還是點燃了云上復習的熱情。調查顯示,疫情期間有76.83%的考生通過網課備考,23.17%的考生通過其他方式備考。為了解鎖“網課提分”新技能,他們總結出了有WIFI、戒愛豆、修煉時間管理術等神奇關鍵詞。
在“線上+線下融合”的備考過程中,有考生調侃道:哈哈哈哈,原來“在家備考”是個冷笑話。除了每日掩面假笑,考生們還制造了專屬的“活動潮汐”。調查中,有近一半的考生打破了學校的作息安排,并且約65%的學生能按時完成課業。即便如此,考生們普遍都不太滿意自己居家復習的狀態,只有7.31%的考生認為自己的學習狀態很正常。
關于未來,這波后浪的腦回路很清奇。在他們心目中,填報志愿時“選城市”比“選大學”、“選專業”更更更重要!約45%的學生會優先考慮城市因素,31%的考生會優先考慮大學,24%的考生會優先考慮學什么專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難看出00后考生們有了更鮮明的自我主張。雖然小小的年紀未必能把未來的路規劃清楚,但他們更希望帶上好奇與熱情去尋、去闖、去探索。
【非凡陪考】
ldquo;獨一代”撞上“獨二代”
這屆家長的陪考姿勢妙不可言
考生居家學習,家長居家監工。這個組合怎么樣?有家長戲稱,“我的2020年上半年是由持續性的崩潰和間歇性自愈組成的。”
參與本次調查的考生家長中,70后、80后家長成為主力,占85.86%。他們中有不少人是當年的獨生子女一代,大多接受過正規系統的教育。受多元價值觀和良好成長環境的影響,他們相較“60后”家長往往更能接受與認同新事物與新觀念,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投入的心血也更多。
陪考之路漫漫,這段時間家長們似乎發現了孩子的另一面真實。數據顯示,61%的家長對孩子的自身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產生懷疑,17%的家長因為孩子沉迷游戲而心焦,還有環境因素、人際關系、追劇、戀愛等方面影響孩子的學習。
當孩子成績下降或精神狀態不佳時,家長們的做法也是更趨于理性。61.33%的家長會幫孩子分析原因,找解決辦法;24.19%的家長過問一下,提醒孩子趕緊解決;只有2.97%的家長選擇怒斥一頓,警告孩子時間寶貴。
比起考試成績如何,家長們最關心的還是身心健康。約36%的家長表示十分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性格怎樣?品行如何?是否戀愛?縱使老爸老媽們懷揣著一顆“愛八卦的心”,投入最多的卻是生活后勤,飲食、穿衣、交通……他們最擅長。
面對疫情在全世界范圍內蔓延,這個世界隨時都要崩塌?其實,并不會。但不少有留學計劃的家庭還是調整了觀念。調查顯示,疫情發生后約93%的家長不會再堅持讓孩子出國留學了,7%的家長選擇堅持讓孩子出國。
為孩子操碎了心,轉頭一看還不如孩子們心大的這屆家長。在提前規劃志愿填報上,絲毫沒有馬虎。本次調查數據顯示,近50%的家長在孩子高三下學期及以前就開始著手考慮志愿填報工作了。在考慮考生本人意愿、家長愿望之余,他們更傾向聽取高考專家、考生班主任等專業人士的建議。
【結語】
誰能想到?00后們已經成長到讓人看不懂的年紀。他們說著xswl、zqsg、bhs……,血液里也時常融入飯圈、后援會、二次元……等多元文化。但關于高考,每一位乘風破浪、披荊斬棘的他們都在奮力向前!
再看看這屆陪考家長~不懂00后的世界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長們已經進化成“超人”。大家身兼多重身份,學習監工、心靈導師、生活保姆,樣樣精通。陪考家長的最高境界,也不過如此吧?所以,后浪們更要“奧利給”!
(潘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