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高校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到,疫情催生了一些新職業,為適應新產業、新業態等,教育部組織專家研究論證,進一步明晰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相關指標含義。
指標最大亮點在于,將開設網店歸為“自主創業”,互聯網營銷工作者、公眾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以及自由撰稿人等均算“自由職業”,二者均屬于就業的形式之一。而今年重啟的第二學士學位,歸為“升學”。該《通知》發布后,引起在校大學生熱議。
疫情發生以來,濰坊科技學院學生張滿意為幫助農民銷售滯銷果蔬,與同學們一起開發了一款微信小程序,并在其他電商平臺同步銷售。目前,銷售額接近60萬元。張滿意認為,將開設網店歸為“自主創業”,能夠鼓舞更多的青年人加入電商扶貧的行列中,通過培訓農民直播帶貨、拍視頻、做賬號,培育真正的新型農民,讓貧困地區的群眾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紅利。
南昌職業大學電商專業學生劉兵認為,網店,就是將新技術與傳統行業結合的一種手段。想要經營好一家網店并不輕松,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都需要引起重視。這項分類,讓開設網店真正得到了大眾的認可,極大地提升了創業者的積極性,“同時,也讓我們電商專業的學生多了一條就業選擇”。
攀枝花學院學生書航(化名)入校不久,便開始運營自媒體平臺。他認為,將公眾號博主列入自由職業,既能緩解就業壓力,又催生了圖文帶貨、視頻帶貨、直播帶貨等線上經濟。從事自媒體存在一些技術門檻,在校大學生可以在學習之余嘗試做些兼職,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擇業時多一個選擇。自媒體是一個不斷學習進取的過程,他將順應時代的發展,在內容生產上做出調整,畢業后做一名真正的自媒體工作者。
“以前,從事電競行業會被大多數人詬病為不學無術。其實,一些新興產業誕生時總會存在爭議的。”南京傳媒學院電競解說專業學生馬智偉認為,如今,電子競技工作者被算作自由職業,讓他感覺電競行業正引起多數人的重視,充分證明了電競行業正處于上升的紅利期,人才缺口大。
今年6月,南京理工大學應屆畢業生褚繼陽跨專業申請了本校的第二學士學位。褚繼陽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重啟第二學士學位,一定程度上撫慰了他考研失利的傷痛,也為他留校復習創造了機會。目前,僅有少數高校開設第二學士學位,許多人對此并不了解。將其算作升學,可以吸引更多的同學報考,也使用人單位更加認同,就業更加便利。
鹽城工學院團委書記包雅瑋認為,教育部公布了畢業生就業分類通知,進一步明晰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相關指標含義,這使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更加關注新經濟、新業態和新就業,切實重視學生硬技能和軟技能的全面培養,把提升學生的各項素質和能力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中心任務。
包雅瑋表示,一些新經濟、新業態對學生的實習實踐要求比較高,高校團委應該注重學生個人興趣的培養發展,鼓勵在校生多關注行業信息、多做相關實習和實踐,多聯合企業開展云上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讓大學生在校期間就盡早接觸社會,理論實際結合,在企業管理人員的指導下提前適應工作,為畢業生就業和創業創造條件,支持他們在各領域練就實踐本領。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