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那個為了圓夢清華而復讀高考八年的考生吳善柳嗎?當年高考的時候,吳善柳的成績并不理想,沒有被清華大學錄取,于是他毅然選擇復讀。第二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交通大學錄取,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繼續復讀。隨之而來便是八年的復讀,在這八年時間里,雖然他先后被北大醫學部、南京大學、北師大等名校錄取,但都放棄了。終于,在第八年成功圓夢,考入了清華大學。
相信有不少考生都像吳善柳一樣,心中都有一個大學夢,但是花費近十年的時間,值得嗎?對于考生而言,分數達不到心儀大學的要求,難道只能選擇復讀嗎?
新浪教育“掌上U課”為各位家長和考生邀請到了心智棟梁研究院資深高考咨詢專家田樹云老師,給大家講解志愿填報及專業選擇的小竅門和實用方案,更有“低分升艙”的途徑,助力考生邁入理想大學!
填報志愿就是要把個人理想,生涯愿景緊密地結合起來,再根據自身素質條件選出適合深造與發展的專業和學校。田老師強調,我們在選擇專業時應該堅持的四個原則是:最喜歡的,最擅長的,最好就業的,最有利于激發自身發展潛能的。
但是,總有一些考生,仍然不知道怎么選專業。第一類是對自己的未來職業愿景非常明確。第二類是不了解自己與社會的需求。第三類是沒有自主意識,傾聽別人安排的考生。后兩類考生對于專業的選擇基本都是忙選,只有真正的學到了自己所選的專業,才能意識到選擇是多么的錯誤!所以基于選擇專業原則,田老師在《精準指導助力考生填報志愿》課程中給大家提了幾點建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田老師認為,如果選擇了不喜歡的專業,大學四年就是一種折磨。但是,個別考生的興趣是不穩定的,還是要看考生的興趣是否可以內化成內在的動機或驅動力。
選的專業一定要契合特長 這樣有利于生涯發展
每個考生的性格能力特征都不相同,所以選擇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最拿手的專業。例如,擅長空間思維的同學可以去學建筑學,擅長語言學習的同學可以去選擇外語類專業等。
報考的最終目的是就業
無論是讀到本科還是研究生,最終的去向都是社會,所以應該盡量回避社會需求嚴重飽和的專業,有些專業畢業即失業,盡量回避那些只有在金字塔尖才能做到更好的專業。
1、了解專業內容及發展前景,預判國家人才需求可能性
2、 熟悉自己的個人潛能和基本能力
3、 客觀冷靜分析別人的建議與影響
4、 辨證對待社會上“冷,熱門專業“的宣傳與認定。
5、 要正確處理專業與學校的關系
6、 要考慮某些專業的收費和個人家庭財政狀況
分數不夠 如何實現上心儀大學的理想?
針對“低分升艙”的方法,田老師給出了建議: 一,參加該類院校的綜合評價招生。綜合評價招生是高校面對面地發現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也是一些考生彌補自己分數不夠,提高自己分數含金量的方式。二,利用好高校加分政策。 三,報考該類院校的國防生 。那么如果考生不符合特殊身份加分的條件,又不想報考該類院校的國防生,田老師也在《精準指導助力考生填報志愿》課程中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在本次課程中,田老師還講到了“上線落榜”的問題。對于一些考生考過了院校一段線和二段線,卻仍沒有被學校錄取的情況,是什么原因呢?如何避免?針對這些問題老師在課程中都利用了多種方法并結合實際案例分析,為大家進行了詳細講解。(來源: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