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教育系統“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表現納入師德師風、學生綜合素質和食堂評價體系,作為師生評獎評優和食堂考核的重要參考。
《方案》指出,要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把勤儉節約內容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宣講、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小學德育課程教學、幼兒園習慣養成等教育環節之中。
《方案》要求提升食堂管理水平,一是要加強運行管理,不斷提升餐飲從業人員技能水平,改進烹飪工藝,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提高食品原料利用率,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和浪費;二是要優化供餐服務,根據男女生和不同人群餐飲消費特點,實行大小份、半份、拼菜和自助等供餐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實行按量收費制度方便師生按需購餐;三是強化現場管理,安排專人加大食堂就餐巡視力度,建立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文明就餐監督員志愿者隊伍,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監督;中小學、幼兒園落實集中用餐陪餐制度。
《方案》指出,要創新使用科技手段,積極探索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制止學校餐飲浪費,將信息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和現代食堂管理相結合,打造節約型智慧食堂。開發就餐管理服務平臺,根據訂餐數據進行備餐,實現精準供餐,提供個性化服務,利用大數據手段分析峰谷人數和用餐習慣,加強服務互動,掌握師生菜品滿意度,及時調整菜品,減少食物消費浪費。
《方案》強調,要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全面排摸掌握學校餐飲浪費情況,編制餐飲節約年度工作計劃,建立餐飲節約行為考評制度,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表現納入師德師風、學生綜合素質和食堂評價體系,作為師生評獎評優和食堂考核的重要參考。(來源:中國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