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久沒聯系的學生打電話給我,說她北漂3年,待過十多個公司,換過幾種崗位,從翻譯到銷售再到文案,工作了三年,唯一得到的體會就是讀書沒什么卵用。電話里,她甚至用一種追悔莫及的口吻對我說,早知道如此,當初大學就不讀了。
那個孩子那聲感嘆在我耳邊炸開,其實當時她的高考成績很好,杠杠的211名牌,專業是最熱門之一,薪資趕超并碾壓同齡人。讓我驚訝的是,那句話聽起來不像是在酸讀書人,而是真情實感。
這種感嘆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抱怨中,特別是在找工作受挫之時,簡直成了畢業黨的共鳴、常識、真理。所以,大學真的不必讀?或者說,讀書是在浪費時間?我們為什么要讀書?
近些年來,社會各界一直在討論“讀書無用論”以及“唯學歷論”的東西,為這個問題吵得面紅耳赤。有人說人是社會性動物,要現實,要養家糊口,要錢。讀《科學管理理論》、《時間簡史》、《紅樓夢》,能讓你工資翻倍嗎?老板給你發獎金嗎?明顯不能!那干嘛浪費時間,還不如多打幾份工,說不定還有機會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還有人說不讀書/學歷低就成功的例子不少,引起社會關注!馬云爸爸,侃侃而談,確實跟985高校無緣;比爾蓋茨大學輟學,成了一代佳話。越來越多企業家宣稱,“不看重員工學歷”。比如,操盤2000億美金的復星帝國老板郭廣昌堅持, “能用本科生,我不會用碩士生;博士生,我基本不考慮”。這些話,說得好像很有道理,但我有必要說一下,我們為什么要讀書。
著名作家龍應臺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篇文章是一位清華老校長的一篇演講,很是震撼人心,希望每位家長看了之后有所感悟并給自己的孩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