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大學岳麓書院考察調研。離開校園時,師生們聞訊趕來,高聲向總書記問好。面對熱情洋溢的青年學子,習近平說:“見到你們很高興,讓我想起岳麓書院的兩句話:‘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真是人才濟濟啊!”他表示,“于斯為盛”首先指的是湖湘大地代有人才出,涌現出許多報效祖國的棟梁之材。新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青年人正逢其時。習近平希望同學們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珍惜時光好好學習,掌握知識本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聰明才智。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于砥礪奮斗。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斗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斗來揚起。”4月30日上午,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諄諄教誨,彰顯了黨中央對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視,對青年人的深切關懷,為廣大青年奮勇投身新時代、接續奮斗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青春是什么樣子?“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斗無悔”“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歷次青年節期間對廣大青年的殷切寄語,從中可以清晰觸摸到青春的模樣:奮斗。
無奮斗,不青春。“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斗,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從救亡圖存到人民解放,從全面小康到偉大復興,這樣的青春身影早已被歷史定格:為光復河山、解放全中國而投筆從戎、參加抗戰的學生,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志愿軍戰士,還有勇闖天涯、走南闖北的創業者……中國青年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積極投身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為人民戰斗、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靠著一代代青年不懈的奮斗,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讓中華民族走進了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復興路猶長,奮斗正當時。激揚青春,為國奉獻,向夢想前行,方不負韶華。奮斗,無疑應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青年興則民族興,青年強則國家強。100年的風云激蕩。奮斗的青年畫像,深深烙印在五四運動中、深深烙印在革命戰爭年代、深深烙印在建設新中國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在物質生活條件大為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生活條件好了,但奮斗精神一點都不能少,中國青年永久奮斗的好傳統一點都不能丟。擔負著新時代重任的年輕人,尤其要有想吃苦、敢吃苦、能吃苦、會吃苦的奮斗精神。立鴻鵠志、做奮斗者,把青春夢想種耕種在祖國沃土,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正如李大釗先生所說,只要將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自己的人生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起來,堅定百折不撓的進取意志,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就沒有吃不了的苦、過不了的坎。
誰都只有一次青春,誰也不應作青春的看客。在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在思想最開放、精神最活躍、精力最旺盛的年紀,只有努力奮斗、奮力拼搏、無私奉獻,才是真正的“青春無悔”。反過來說,在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如果不學更多本領、干一番事業、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只會成為莫大的缺憾,將來的青春回憶就會黯然失色,讓人有悔不當初之慨嘆!今天,青年適逢千載難遇的歷史時期,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奮斗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青年當以奮斗的姿態,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建功立業。
新時代屬于奮斗者,更屬于廣大有志青年。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新時代的廣大青年要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毫不畏懼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在激情奮斗中綻放青春光芒、譜寫青春樂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那樣,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奮斗,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生命力所在。(來源:中新網)